首页 | 走进甘谷 | 基层党建  | 干部工作 | 人才天地 | 远教动态 | 组工信息 | 党员教育 | 它山之石
首页>>文化体育>>正文
【文化之窗】中秋时节思三湾
来源:甘谷新闻网 作者:西安外事学院,冯军权 日期:2017-10-7 点击:

  城镇化进程加速了人们的流转,本来就不怎么大的三个村庄,人口大迁徙后,昔日热闹非凡的小学变成了村学、村学又变成了幼儿园,如今改为养老院。泉湾儿由于位置所限,率先迁徙,村子里大部分人家迁往新疆阿勒泰、哈密。今年暑假我专门去了趟泉湾儿,一条泊油路直通村庄,但是当你身临其境,真的走进这个村庄时,整个村子静悄悄的!在泉湾儿小学的斜对面有一个曾经的土操场,如今荒草林立,一座麦草垛下有一个老汉在无聊的打着盹儿,一只手胡乱摸着地上,身旁放着一根拐棍儿和土操场疯长的毛草杆子没什么大的区别了。这真的不是我小时候来过的泉湾儿了,那时的泉湾儿到处充斥着窜来窜去的孩子,荡漾着母亲呼唤孩童的叫骂声,那么多孩子如今应该都是壮年了,他们都去哪儿了?他们真的把家就扔下了?

  出了泉湾儿,跨过一道沟,就进入了水泉湾村。我去水泉湾村,是想寻找当年那一汪清泉,却始终没有找到,给在甘谷一中当老师的同学打电话,同学说早就干枯了,曾经的泉眼已经埋进了耕田。三里湾没去,原因是站在山顶往下看,整个村子一览无余,我不断调整相机的焦距,三里湾就在我的面前晃悠着,我一家一户挨着看,我看到了同学李争杰的家,也看到了魏向红的家,但都没看到一个人影。

  水泉湾、泉湾儿、三里湾,包括冯山村,都是大西北普普通通的村落,所有的村庄其实都只是一个名称、一个代号而已。二十年前,为了离开这个贫穷的村庄,我们披星戴月、发奋苦读,立志走出村庄,走出大山,走向外面的精彩世界。感谢命运的安排,我们终于离开了熟悉的村庄,走得义无反顾、昂首阔步。

  如今,早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们蓦然回首,却发现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,我们的根掩埋在一片草丛中了。一位已经落户新疆的同学告诉我,他父亲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进入老家的祖坟,可是无能为力,这成为他终生难以抚平的伤痛。我理解同学发自肺腑的感慨,我越来越理解村庄的含义。

  村庄是我们的根,是生我养我的地方,是人生旅途的起点站,无论走到天涯海角,这份牵挂将会永远根植在心底里。
 

 
 

  冯军权,笔名向山槐,男,汉族,甘肃甘谷人。文化学者、文艺评论家。中国诗歌协会、陕西作家协会会员、陕西(作协)青年文学协会主席团成员、陕西省散文家协会、西安作家协会会员,被誉为当代“乡愁诗人”。现任西安外事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、副院长。

  长期从事文艺文学理论研究,深入基层挖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的乡愁和情感寄托,先后创作了《回冯山》、《分家》、《棋局》、《冯山的葬礼》、《眼泉沟》、《进城了》、《与村庄为伴》等一批诗歌、散文和微小说,其作品被《延河》、《青年作家》、《青年文学家》、《西安晚报》、《农业科技报》等杂志、报纸刊登;中国网、中央党校干部学习网、中国新闻资讯网、人民日报海外版、百度、凤凰网、新浪网、搜狐网、网易、中国文化交流网、西部传媒网、陕西文化产业网、大秦网、西安新闻网、天水网、甘谷新闻网等媒体报道或转载其作品。

本新闻共2页,当前在第2页  1  2  


 相关链接:

甘谷县召开2017年度乡镇和县直部
王军深入甘谷县宣讲省第十三次党
【砥砺奋进的五年】党的十八大以
甘谷县全面开展七月份“党员固定

版权所有:中共甘肃省甘谷县委组织部
网址:gg.tsdangjian.gov.cn 邮箱(E-mail):gangudangjian@163.com
地址:甘谷县南环路县委机关大院 电话:0938-5621262 传真:0938-5621027